(吉隆坡12日讯)雪兰莪州政府提议通过2026年雪州财政预算案,发展“昌明”(Madani)理念可负担房屋计划,纳入清真寺、学校和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。
雪兰莪房屋及永续城市发展行政议员拿督柏汉阿曼向《雪兰莪媒体》指出,雪州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多的州属,目前人口达到720万人,因此对可负担房屋的需求极为迫切。
“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提出以‘昌明’理念兴建房屋的建议值得探讨和采纳,雪州财政资源雄厚,其中“我的雪兰莪房屋”(Rumah Selangorku)政策、雪州精明租屋计划(Skim Smart Sewa Selangor)和“雪州梦想家园”(Rumah Idaman),都为州政府创造了收入。”
“所以我认为,我们可以将这些资产重新变现,用于通过‘昌明’理念建造补贴房屋,这项计划应尽快落实。”
他周四在森那美会展中心出席2026年雪州财政预算案对话会后受询时指出,可负担房屋将集中在郊区,包括瓜拉冷岳、雪邦和瓜拉雪兰莪。

“我们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可负担房屋。我们将重点放在城市郊区,因为市区的地价相对较高,比如瓜冷、雪邦和瓜雪这些地区虽然位于城市边缘,但地理位置优越,具备吸引买家的潜力。”
与此同时,他表示,首相呼吁依据昌明理念建设可负担房屋的倡议应当得到州政府,尤其是雪州的积极响应,以造福低收入群体(B40)。
“这是因为,大部分州属的住房政策目前仍以‘口袋地’(挤压土地)的概念来建设,‘口袋地’(pocket land)的概念是赋予地方政府向发展商提出房屋建设方案的权力,但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也面临诸多限制,因此耗时耗力。”
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早前要求,符合昌明概念的可负担房屋计划,特别是3500个房屋单位的大型项目,住宅区内必须预留区块作为垂直学校,即中小学及幼儿园。
他指出,关于昌明理念人民住房计划,他的指示非常清楚,尤其是像那种有3500个单位的大型项目,必须配备学校设施,必须有中小学。
“如果附近没有学校,那就必须在该住宅区内预留几个区块,并设有专属电梯,作为垂直学校。我希望至少一栋可以继续建设,另一栋要等到这些条件都符合了才能动工。学校这一点必须落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