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12日讯)雪兰莪州正依循长期规划框架,推出具有变革意义的社会与经济举措,并积极强化与东盟成员国的合作,携手推动包容性、可持续及互联互通的城市发展。
雪州经济策划单位(UPEN)地方政府部门副主任诺拉兹丽娜指出,雪州致力于分享最佳实践,同时向区域伙伴学习,以契合东盟建设韧性城市和以人为本城市的愿景。
她今日在东盟可持续城市化论坛(ASUF)举行的特别会议“共同繁荣:城市引领包容与可持续之路”上发表讲话时作出上述表示。
诺拉兹丽娜说,雪州的政策秉持“不遗落任何人”的原则,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。
“雪州为马来西亚贡献逾26%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,并定位为智慧化、国际化及低碳州属。我们的使命与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)以及东盟包容性增长议程高度契合。”
她说,雪州的旗舰项目包括大巴生谷行政区(SGKV)计划、专注于航空航天和工业发展的雪州南部综合发展区(IDRISS),以及旨在振兴河流生态系统的雪州海洋关口计划(SMG)。
她特别提到,雪州近期成立了全国首个州级气候治理机构——雪州应对气候变化中心(SCAC),推动低碳战略及废物能源化技术的发展,并创造绿色就业机会,以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。
“雪州已准备好与东盟邻国合作,并已展开经验交流。尽管我们的模式可能并不完美,但具备灵活调整的空间。我们期待深化合作,共同创造区域可持续的未来。”
除了可持续及互联互通的城市发展,她还介绍了多项社会项目,包括整合46项针对特定群体福利措施的“雪州关爱承诺”(Iltizam Selangor Penyayang)、“我的雪州房屋”(Rumah Selangorku)计划,以及正迈向电动车转型的“雪州精明巴士”(SMART Selangor)服务。
该特别会议由URBANICE Malaysia总执行长诺丽莎哈欣主持,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市长法特玛沙欣、日本东京都知事政策规划事务所规划与协调主任藤田惠(译音),以及联合国人居署咨询小组联合主席戴安柯里均出席。
会上,法特玛分享了当地在应对土耳其强震与灾后复原方面的经验,强调韧性基础设施、社区防灾准备及稳健的城市治理在危机中的重要性。
藤田则概述了日本的抗震措施,并指出严格的建筑法规与持续的城市规划,显著降低了灾害频发地区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