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稿:蔡琦淮
(莎阿南8日讯)中国游客持续领跑雪兰莪国际旅游市场,2025年首季度(1月至3月)录得高达9万5762人次,年增幅达16.1%,当中以研学旅游为最受欢迎的项目。
根据雪兰莪旅游局发布的数据,今年首季度共迎来49万6119名国际游客,占全州游客总数的28%。尽管整体国际游客人次较2024年同期微跌1.3%,但整体表现依然稳健,延续去年创下的五年最佳纪录。
数据显示,今年1月国际游客人次达16万8480人,为季度最高;至3月降至15万9933人,整体季度按月呈现5.1%的下滑。
雪州旅游局指出,中国游客的显著增长将有助于推动“2025年雪兰莪旅游年”实现800万游客的年度目标。
除了中国,雪州国际游客的其他主要来源国依序为新加坡(6万110人)、印尼(3万0172人)、日本(2万5333人)及印度(2万2300人)。这五大市场合计贡献了近45%的国际游客人次,显示雪州仍是亚洲旅客首选目的地之一。
研学旅游是“研究性学习与 旅行体验”的结合,指通过实地考察、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,强调有主题、有目的的探索,让旅行不仅开眼界,也成为学习的一部分。
直航.免签.精准配套招游客

雪兰莪旅游局总执行长蔡依霖接受《雪兰莪媒体》访问时表示,马中建交50周年之际,两国往来频繁,尤其中国受惠于免签政策,使其成为雪州最大的国际客源国。
她指出,发展国际旅游应聚焦三大策略,包括瞄准拥有航班直达的国家、善用开放免签的便利,以及政府与业者携手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性景点与配套。
“根据我们多次赴中国推广雪州旅游的经验,教育研学配套正成为中国游客的新趋势。”
她指出,旅游局与多家研学机构合作,尤其结合农业旅游资源,如雪邦火龙果生态园,推出“种植教学 + DIY体验”的行程,兼顾教育意义与ESG可持续理念。
雪州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也为研学配套提供坚实支撑。蔡依霖点出,鹅唛乌鲁冷岳国家地质公园、森林学校、Gamuda湿地公园、加里岛玛美里文化村,以及最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世界遗产名录的大马森林研究院(FRIM)属下雪州森林公园,皆是热门研学景点。
“此外,雪州教育机构林立,可为不同客群打造定制化课程,包括小学生、大学生、学术研究者,甚至涵盖数码科技、半导体等高端领域人员,同时也可搭配短期语言课程,让旅客边学边体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。”
停留时间长.带动消费效益
蔡依霖指出,研学旅游的平均行程长达两周以上,随着外国游客逗留时间拉长,将进一步带动住宿、餐饮、交通等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。
她强调,要推动全国旅游业发展,不能仅靠单一州属。马来西亚在区域旅游竞争中面对新加坡、泰国等强劲对手,尤其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高度依赖旅游业,更应成为借镜。
“我们计划与森美兰、霹雳、彭亨等邻近州属联手,打造跨州整合的多元化旅游配套,共同将大马塑造为亚洲首要旅游目的地。”
